p } ?>

体育热点

香港球员赛后的辱骂风波,外籍球员文化差异惹争议,中甲俱乐部48小时断绝关系

2025-07-19 22:24:29



2025年7月15日东亚杯中国对香港的比赛结束后,香港队前锋米高拿着喇叭朝球迷喊话,结果用英语骂了中国球迷是"bastard"。这词翻译过来就是"杂种",他当时还指了指中国队观众席。第二天这视频就火了,因为米高刚在14号签了中甲苏州东吴的合同,合同期到2026年底。

没过两天,苏州东吴就说要跟他解除合同。他们说合同里写着球员不能损害俱乐部和国家形象,虽然当时签约手续还没完全办完,但法律上已经占理。米高第一次私下解释说是自己在德国踢球时养成的习惯,表达方式错了。后来公开道歉又说要捐下赛季收入的20%到25%给儿童足球公益。

俱乐部处理这事挺快,48小时就启动程序了。可能他们也怕赞助商有意见,毕竟现在球队形象很重要。米高本来是从尼日利亚去英国打球的,后来去德国踢过几年,可能觉得说这个词没问题。但在中文环境里这就是大忌,就算对方懂英语也会觉得是侮辱。

网上有人说这事反映球员文化适应不够,尤其来中国踢球得注意言行。苏州东吴这次直接解约可能是为了给其他外援立规矩。米高之前在德甲待过,经纪团队可能没提前给他提醒中国的舆论环境。

有球迷查资料发现"bastard"在德国确实不算特别脏的话,但在正式场合也该避讳。这次视频传到社交媒体后,骂声特别多,俱乐部只能赶紧处理。米高捐薪水的道歉方式也被质疑,说是作秀,不如直接诚恳点认错。

熊猫体育分析

现在米高合同解了,下赛季去向还不清楚。有分析说这事会让以后签外援更谨慎,可能会加更多行为规范条款。苏州东吴的快速反应反而让不少球迷觉得俱乐部态度端正,但未来怎么避免类似问题还是个难题。

足球圈的人都知道,外籍球员来中国踢球前都应该先了解当地文化。米高的事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,但具体能改变多少还不知道。合同里的国家形象条款这次成了关键,以后类似的条款可能变得更详细。

事情到这儿基本结束了,但背后反映出的问题还在。比如外籍球员的文化培训到底该怎么做,俱乐部的管理要到什么程度。米高捐钱做公益的举动,到底算真诚道歉还是想保全自己,这些讨论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